经济问题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 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
  •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4-972X
  • 国内刊号:14-1058/F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6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5
  • 综合影响因子:1.73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 2013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杂志理论探索

旅游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协调机制与基本路径——以西部地区为例

摘要:在总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与机制的基础上,借鉴区域旅游流理论,提出了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三种机制,即赶超机制——基于区内旅游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机制;帮扶机制——基于区际旅游的先行区域的拉动机制;协同机制——基于区内和区际旅游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根据上述协调机制,以及政府和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互补作用,尝试构建了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路径;进而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就基于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4-10

基于信息本论的品牌度量思想与框架研究

摘要:无论对何事物进行度量,其前提都是对该事物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然后确定量度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事物的量,再依据市场的单价,进行货币化的表达,才能科学度量出该事物的价值。从品牌度量的基本思想开始,研究基于信息本论的品牌认识前提下的品牌内外作用,并以此为据,确定品牌的度量单位和基本度量框架,进一步为解决品牌资产评估的方法问题奠定基础。
11-17

提高劳动报酬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摘要: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18-22
经济问题杂志宏观经济

结构性冲击与中国产业经济增长——对民族地区的结构VAR模型实证研究

摘要:借鉴偏离—份额分析法分解产业结构增长的原理,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给误差项附加结构性约束后,分析全国整体经济冲击、全国产业发展冲击、地区整体经济冲击以及地区产业经济本身的冲击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受地区本身产业的影响最多,但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也出现独特的增长特征。各少数民族地区需根据所在地区的产业增长特点制定产业政策以提高政策效率。
28-31

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省际数据的实证检验比较

摘要:社会资本对理解转轨情境下的当代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十分重要。采用中国东、中和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中国转轨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社会资本、金融发展及其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正规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发展的联合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非正规金融与社会资本的联合效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制度越完善,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因此,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社会资本结构优化和平衡,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32-35

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

摘要:以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变动作为货币政策调整变量,以印花税调整和财政支出变动作为财政政策调整变量,来研究股票市场的波动,分析了单个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和政策调整组合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显著,而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单一财政政策中印花税调整在中期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显著。不考虑宏观经济指数变动时,只有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显著为负向,印花税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考虑宏观经济指数变动时,三个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显著。不论是否考虑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变动,财政支出变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显著负向,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显著为正。
36-39

税收变动对中国外贸顺差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模拟分析

摘要:构建了区分城乡居民的42部门CGE模型,用它模拟了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降低10%对中国外贸顺差的影响,结果可见,降低平均税率有利于改善中国外贸平衡。而降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效果十分显著。企业所得税的变动对外贸顺差影响甚微,模拟发现将企业所得税提高10%会导致外贸顺差增加0.2%,因而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所得税来弥补财政收入。
40-44

基于需求层次论的大学生劳动供给决策模型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为加强对该问题的深入分析,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出发点,运用规范分析方法,通过对建立大学生劳动供给决策模型的研究,为扩大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支撑。在对现期劳动供给和延期劳动供给两种类型的大学生劳动供给决策模型分析后认为,运用激励手段满足个人高层次的需求,会淡化低层次需求的期望值,有助于降低用工成本。
45-48
经济问题杂志财政金融

汇率的非线性波动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摘要:将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相结合,使用实际汇率对相对生产率进行回归,并在回归残差的基础上建立STAR模型。结果显示残差存在非线性波动,并且具有两个转换函数的STA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残差的非线性波动特征。证明交易成本、市场参与者的异质性等因素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同时也说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影响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值。
53-56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价

摘要:选取我国31家商业银行为样本,以年报数据为依据,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企业规模、稳健经营能力、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五个方面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63-66
经济问题杂志产业经济

基于生长曲线、ARIMA模型和神经网络的企业数短期预测和比较——以深圳为例

摘要: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产业的载体,目前阶段企业数的增长是衡量地区创新活力的重要标志。基于1988~2008年深圳企业数据,运用Logistic生长曲线、ARIMA模型和动态神经网络对2009~2011年深圳企业数进行短期预测,论证了企业数短期预测的可行性,并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企业数短期预测的实现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71-75

企业救灾行为匹配性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

摘要:探讨了企业救灾行为情景匹配与功能匹配对企业声誉的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企业救灾行为的功能匹配与情景匹配有比较清醒的感知。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平(VS.高水平)功能匹配和高水平(VS.低水平)情景匹配的企业救灾行为对消费者感知企业声誉有更积极影响;同时,当情景匹配水平较低时,低水平(VS.高水平)功能匹配的救灾行为对消费者感知企业声誉有显著积极影响;相反,当情景匹配水平较高时,高水平(VS.低水平)功能匹配的救灾行为对消费者感知企业声誉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76-82

浅析中国产业梯度转移路径依赖与产业转移粘性问题

摘要: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技术特征,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尝试对中国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和产业转移粘性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的两难选择和潜在优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在国内目前属于比较新的研究视角。
83-86

金融企业声誉风险传导及效应研究

摘要:金融企业的声誉风险是在社会公众的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是对金融企业总体负面评价、判断与感知信息积累的风险。声誉风险爆发后传导的过程,就是混乱的、价值异化的危机信息在金融体系内部和社会公众两个路径中流动的过程。在这个传导过程中,会在金融体系内产生传染效应和竞争效应;在社会公众间产生羊群效应和晕轮效应。基于我国金融行业的情况,通过事件研究和行为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间的传染效应和社会公众间的羊群效应占主导的结论。
87-92

供应链复杂系统企业社会责任的自组织演化

摘要:基于供应链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特征,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供应链复杂系统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供应链复杂系统履行社会责任的自组织演化与系统的流量、上下游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复杂系统的各子系统通过协作,产生协同效应,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93-96

区域经济转型中集群构建与创业人才培育

摘要: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业型经济对区域转型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都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创业型人才的大量涌现是创业型经济构建的关键要素。通过对产业集群和创业型人才培育的互动演化分析,论证了区域经济转型及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度的完善,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业人才的培育,并使得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97-100
经济问题杂志三农问题

生态庄园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生态庄园经济是在加速推进城镇化背景下,进行的一种农业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目前,已在山西省左权县、榆次区取得成功实践,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推广。被誉为"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农村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推进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伟大创举"。
101-105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分工的影响——来自中国六省农户调查的证据

摘要:农业分工是农业经济内生增长的源动力。利用来自中国6省的调查数据,建立Tobit和Possion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对农业分工有显著影响,得出了稳健的结果: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分工,而农户禀赋和村级政府特征对农业分工也有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中国农村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配套提升组织对农业分工促进作用的相关政策措施,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