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On Economic Problems

  • 14-1058/F 国内刊号
  • 1004-972X 国际刊号
  • 2.1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财政金融、产业经济、三农问题、理论探索、宏观经济、区域经济、本刊特稿、旅游经济、财务与会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财务会计、世界经济、书评、国际贸易

经济问题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贫困理论与反贫困政策研究进展1-5

摘要: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的魅力铸就其信仰——读黄明理《马克思主义魅力与信仰研究》2-

资产价格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6-11

摘要: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资产价格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对消费需求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资产价格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收入、财富、税收环境、储蓄环境和投资环境等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产生正向影响;进而通过影响消费能力、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和对未来发生支付危机的预期等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产生正向影响;因此,资产价格将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对消费需求产生正向影响。

基于改进主成分的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2-18

摘要: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四个维度出发,基于改进的主成分与聚类方法,构建了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进行排名和区域分类。研究发现,我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排名呈现东强西弱的阶梯状分布,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且各省域的投资环境竞争力与其吸引外资的业绩呈显著正相关;我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可分为4大类7小类,体现了部分省份投资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排名与凤凰湖北的竞争力排名基本一致。

总体报酬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19-24

摘要: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报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他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报酬因子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呈“U”型曲线。

经济增长背景下的环境压力变化趋势研究25-29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0年来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并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背景下的环境压力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环境压力总体上随经济增长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其中,水环境压力在较长时期内随经济增长而上升;土壤环境压力在2006年后与经济增长“脱钩”,但绝对压力值仍属高位,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大气环境压力随经济增长而快速上升的趋势自2007年以来已有所减缓。今后一个时期的环境政策重点应围绕加强控制水环境压力和大气环境压力增量,并处理好各类环境压力存量及其引发的后续问题。

中国股市量价关系研究30-34

摘要:研究了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从1997年1月至2016年4月之间日度收益率和成交额之间的关系。非对称GARCH-M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成交额对收益率的影响(尤其是短期影响)较为显著;将成交额作为外生变量进行回归之后,收益率序列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且对利空消息更为敏感。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结果表明,上证综指的量价关系主要呈现为正相关关系,但在左尾处呈现为负相关关系;深证综指的实证结果的估计值仅在左尾处较为显著且量价关系呈现负相关关系。综合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沪深两市收益率和成交额的关系已经较为稳定。

网络交易税收流失测度及治理路径的现实选择35-40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使得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度与融合度不断提高,互联网交易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税收问题。以2004-2014年间的网络零售市场为例,采用“平均税负法”和“税收流失率”法估计了各年的税收流失规模;构建了网络交易的框架与流程图,并结合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网络交易税收治理路径。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字经济领域应当以“数据管税”的思维和具体措施来实现税收征管,而完善自然人纳税登记、构建“互联网交易的税收大数据平台”是实现“数据管税”,彻底解决互联网交易税收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与效率分析41-44

摘要:选取2000-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海外并购及新设投资活动作为分析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国际化模式,都与直接对外投资变量显著相关,“投资引导效应”发挥作用;在新设投资模式下,东道国经济增长率、银行资产收益率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性较强;在跨国并购模式下,东道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国际化经验等因素更为显著。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及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转型,优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提高国际化效率,为我国产能与资本输出提供金融支持。

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45-49

摘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持续地推进。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结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城镇化水平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面板回归等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效率与城镇化建设间具有反向作用关系,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城镇化建设有正向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业产业集群影响的门槛效应50-55

摘要:通过建立拓展的C-D函数,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非线性影响机理,并使用门槛面板模型,测量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业产业集群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并且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业产业集群影响具有单门槛效应;这种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和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在门槛区间内,东部省份只有超过它的门槛值时,才能对农业产业集群产生显著制约作用,而中西部省份超过它的门槛值时,对产业集群的正向影响有所减缓。这表明两个不同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另外,门槛效应表明农户是农业产业集群核心主体,农户企业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多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下多种经营产业效率测算——基于2007-2015年的经验数据56-61

摘要:作为实践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多种经营产业在加快要素流动与激发经济活力、促进产品与市场多样化、分散经营风险与缓解产能过剩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多种经营的效率水平直接影响着上述优势能否在未来支撑行业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得到有效发挥。为此,基于2007-2015年多种经营投入产出的经验数据,借助多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进行测算评价,探寻多种经营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变动原因,进而提出改进效率、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后续相关行业企业依托多种经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经验和启示62-65

摘要:发达国家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农地流转是指农业用地全要素的关系变动。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研究意义、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党和政府对农地流转理论的重大创新。

非农收入、劳动力流转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66-69

摘要:应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2008-2015年调查数据对非农收入、劳动力流转与种植业结构调整之间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户根据家庭资源禀赋差异向家庭收入较高的部门转移,非农收入提高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因此,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林业补贴政策需求及影响因素分分析——基于林农的视角70-73

摘要:林业补贴政策对林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林农的视角,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和辽宁省199户林农的微观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政策的需求现状,探讨了林业补贴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65%的林农获得林业补贴,户主受教育程度、营林林种与林业补贴需求正向相关,社会资本、林业收入占比、营林面积、营林期限与林业补贴需求负向相关。此外,林业补贴政策需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彰武地区对林业补贴需求显著高于朝阳地区。基于林业补贴的目的,提出一是要提高林业补贴金额,以弥补林农林业生产成本;二是要改变补贴方式,增加对林农免费技术培训的次数,提高技术培训的质量,提供相关林业优惠政策。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技术资本优化配置与对策创新74-79

摘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和优化各类要素资本的配置效率,而技术资本优化配置又是提高各类要素资本配置效率和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首先,分析了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各类要素资本配置结构以及技术资本在不同行业中的配置比例与变化趋势。其次,从披露技术资本的公司数量、技术资本占各类资本总额比例、行业等视角分析技术资本配置不足及效率不高的深层原因。最后,针对现状和原因提出技术资本优化配置对策,部分解决了转变企业粗放增长方式难的问题,为促进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用户信息对非对称竞争的双边平台利润影响研究——基于Stackelberg价格博弈模型80-84

摘要:在标准Hotelling模型框架下建立了双边市场的Stackelberg价格博弈模型,通过假定用户在完全信息时形成积极响应的预期,在缺乏信息时形成消极性的预期,研究了用户信息对非对称竞争的双边平台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均衡存在的条件下,当后定价平台的所有用户都完全信息时,用户信息会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增加而对先定价平台利润依次产生倒“U”型和正“U”型影响;当后定价平台的所有用户都缺乏信息时,用户信息会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增加而对先定价平台利润依次产生倒单调正、单调负和正“U”型影响;而无论先定价平台所有用户是完全信息或缺乏信息,用户信息对后定价平台利润都会产生负向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品牌资产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85-90

摘要:网上购物会面临信息的不对称,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品牌化更为重要,但不对称的信息是如何影响品牌资产却缺乏相关的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品牌资产影响机制模型。以在相关电商网站购买服装的消费者为调查对象的实证研究显示:网上不对称信息不但对于品牌资产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而且也通过品牌认知和品牌可信度对品牌资产有着显著的间接影响,并且品牌敏感度对于研究模型产生了比较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