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 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
  •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4-972X
  • 国内刊号:14-1058/F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6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5
  • 综合影响因子:1.73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杂志理论探索

我国通货膨胀是输入型的吗?——基于2006~2008年数据的研究

摘要:以2006年以来的我国通货膨胀为例,检验了这段时期的通货膨胀是否是输入型的。研究表明,我国钢铁、机电和轻工产品出口价格的变化导致了外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并进而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
4-8

要素结构变动、产业区域转移与产业升级

摘要:通过建立东部-中西部要素结构变动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禀赋不同的情况下,特别是东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上升、资本价格相对变动的情况下对两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结论是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本流出会促使产业部分环节向中西部转移,并促进两个地区向更高一层产业链环节攀升。
14-16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村或乡等地方基层组织也积极介入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但总体上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通过问卷方式了解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从交易费用的视角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及其成因,并提出若干对策。
17-20
经济问题杂志国民经济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构建了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VAR计量模型,经过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可以发现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在短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而在长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进而针对目前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32-38

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分类出口产品的影响——基于两时段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以2005年1月~2010年10月和2007年2月~2010年10月两个时间段为样本期,选取我国9个主要贸易伙伴国或地区按HS分类标准分类的出口品,按照技术含量再分为初级产品、再加工产品和制成品三大类,利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我国对各贸易伙伴国或地区的三类产品的出口额如何受到两时期的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影响,发现各国两时期各类产品的出口需求弹性存在不对称性,并从贸易结构变动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39-43

FDI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2003~2007年21个市数据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诸因素进行甄选,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然后通过中国21个市2003~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FDI与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城市化综合水平较高的地方,实际FDI对城市化综合水平有积极作用,而在城市化综合水平较低的地方,FDI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促进作用较小,甚至为负作用。
44-47
经济问题杂志改革与发展

经济增长、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以陕西为例

摘要: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使用2000~2007年陕西省10个地区面板数据,考察陕西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陕西省经济不断增长部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先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增量较少,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等的地区工业污染水平在快速上升,只有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才会开始下降;同时,全省支柱产业大多数为高污染行业,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却增长缓慢。因此,陕西省具有高污染特征的产业结构是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而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调整是陕西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突破口。
48-52

建设低碳经济的演化博弈分析——地方政府和企业双方互动角度

摘要:建设低碳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状况,运用演化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互动机制。研究表明,为达到政府对企业实施环保管制和企业采用低碳技术这一建设低碳经济的社会目标,需要大力加强制度系统的建设,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转变。
53-56

证券化时代的商事风险解读

摘要:实物交易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比重正在下降,权利的证券化使现代商事交易开始逐渐远离实物价值。证券化尽管降低了实物交易流动性差的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事风险。以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为例,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一系列内部和外部风险将导致股票交易价格偏离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从而引发巨大风险。不仅如此,当"射幸"因素被大规模地运用到现代商事活动之中时,既为商事主体提供了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也为商事活动创造了诸多避险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商事风险。
57-61

基于委托模型的物流供应链任务分配及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物流供应链任务及供应链任务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委托理论及运筹学规划理论,分析了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任务分配模型,并在线性合同条件下研究了物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物流服务需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为市场中产业集群供需企业间的市场合作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支持。
62-66
经济问题杂志金融与保险

汇率-利率的互动效应:G7国家与中国的实证比较

摘要:虽然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系是大多宏观经济模型的核心研究内容,但是经验实证的结论却经常不一致,甚至是相悖的。首先基于G7国家的月度数据,利用面板协整、面板Grange检验和面板不变系数模型验证了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结论支持两者之间的互动联系,且长期实际利率每变动1%,实际汇率变动0.35%;实际汇率每变动1%,长期实际利率变动-0.118%。与G7的实证结果不同,以中国2005年8月到2010年7月为样本的时间序列模型,其协整和拟合方程均拒绝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总体而言,我国的汇率-利率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市场作用力有限。
67-72

当前金融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也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货币政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经济周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应用和调控手段也在变化。因此,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讨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发挥的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3-77

关于负债融资与投资规模相关性研究——基于2004~2009年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摘要:通过对负债融资与投资规模的相关性问题研究,揭示了债务规模、债务期限结构及债务类型结构等各相关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规模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企业负债规模与企业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企业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短期负债率与投资支出不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对所得结论进行了理论解释。
78-82

亚太地区间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实证分析——以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股市为例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背景下考证了不同地区间资本市场是否存在联动效应,对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和监管当局制定金融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股市为例,构建了上证指数、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和日经指数的四元VAR模型,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资本市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与联动关系,美国和中国香港先行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变化而变化,美国远大于中国香港和日本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
83-86

机构股权与股价波动性——基于股利政策的研究

摘要:以2006~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不同股利政策下的机构股权与股价波动性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对于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机构股权与股价波动性负相关;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机构股权与股价波动性正相关。另外,为了解决机构股权与股价波动性以及机构股权与股利政策的内生性问题,通过两阶段回归分析法以及构建联立方程组重新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一致的结论。
87-91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计量:标准框架及其适用性

摘要:分析了巴塞尔委员会建议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计量的标准框架①,并结合国内银行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标准框架的假设前提过于严格,银行所表现出的利率风险水平会随着假设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较大波动。其中,以活期存款"到期日"的不同估计对计量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发生提前偿付行为、采用不同的时段划分方法等也同样影响计量结果。
92-95
经济问题杂志农村·农业经济

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功能及作用路径的新诠释

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部分,但与其他农业保险相比,不但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而且也赋有了更多的功能与作用。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的界定,深入辨析和推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也通过对其作用路径的剖析,勾勒出了其功能与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96-101

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利用1949~2008年之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总产出和农业内部的四大组成部分农、林、牧和渔各自产出以及全国财政支农总支出的数据进行面板估计(Pool estimation),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区域农业总产出及农业内部农、林、牧和渔各自产出对财政支农总支出的弹性。结果表明,原始禀赋的差异对资金使用绩效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在农业优势地区要高于农业劣势地区,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绩效要高于东部地区。这一点符合资金使用边际报酬递减的经济意义,也就是说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到缺乏资金的地区会更有效率。
102-105